中秋節(jié)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,在那個硝煙四起、戰(zhàn)火紛飛的年代里,毛澤東、鄧小平、周恩來等領導人是如何度過他們的中秋節(jié)的?下面就來為您一一揭秘。
毛澤東的“文藝范”:中秋賞月背《春江花月夜》
1917年中秋,賀培真和毛澤東等同學過了一個無比浪漫的中秋佳節(jié)。那天傍晚,十個同學一起吃了晚飯后,提著一包月餅、一兜水果來到湘江邊。他們在朱張渡口雇了一艘船,決定泛舟湘江。
十個人齊心協(xié)力,先把船往北劃過了水陸洲,后又向西,再向南,繞了一大圈,來到岳麓山下。湖光山色,山幽水靜,皓月當空,清光萬里。大家任小舟在江面上漂著,一時都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。
稍頃,毛澤東發(fā)話了:“我們來背唐詩吧,看誰背得多,背得對。不過,有個要求,每句詩里要有個‘月’字才行。”大家一片贊成聲。
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”有反應快的同學搶先誦道。另幾個怕落后的同學趕緊接下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”、 “水月通禪寂,魚龍聽梵聲”……展現詩情,這些學生沒一個甘于人后。
這時,毛澤東緩緩地站起來,“我來背一首完整的吧,張若虛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你們聽好啊。”
《春江花月夜》,多么切合此情此景!只聽毛澤東朗聲誦道:“春江潮水連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隨波千萬里,何處春江無月明……”
瑯瑯的誦詩聲,陣陣的歡笑聲,和著槳聲、水聲,在湘江里回蕩。大家又一次發(fā)現,生活中的毛澤東是那么地抒情和渴望抒情。
1947年周恩來寫給妻子鄧穎超的信:山居中秋,對月懷人
1947年3月周恩來在陜北1947年3月底,周恩來與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一起,在陜甘寧邊區(qū)領導全國的解放戰(zhàn)爭,鄧穎超隨中央工委赴華北,參加河北省平山縣三交鎮(zhèn)雙塔村附近農村的土地改革復查工作。9月29日,正值中秋佳節(jié),時近黃昏,月已東升,在陜西朱官寨的一個院子里,毛澤東、周恩來、任弼時等請戰(zhàn)士們圍攏在一起,席地而坐,吃著辣椒,喝著酒,賞月談天。明月當空,對月懷人。這是當天深夜,周恩來寫給遠方妻子的信。
超:
今天是八月中秋,日近黃昏,月已東升,坐在一排石窯洞中的我,正好修寫家書寄遠人。今年此地年成不好,夏旱秋澇,直至前天還是陰雨連綿,昨天突然放晴,今天有了好月亮看,但是人民苦了,只能望收到二成左右。河東來電,亦說是淫雨不止,不知你們那里的情形怎樣?
山居過節(jié),居然也吃到兩塊月餅,幾串葡萄。對月懷人,不知滹沱河畔有無月色可覽,有無人在感想?假使你正在作農村訪問,那你一定是忙著和農家姑嫂姊妹談心拉話;假使你正在準備下鄉(xiāng)的材料,那你或有可能與中工委一起過一個農村秋節(jié)。不管怎樣,一切話題總離不開土地改革和前線勝利。九個年頭了,似乎我們都是在一起過中秋的,這次分開,反顯得比抗戰(zhàn)頭兩年的分開大有不同。不僅因為我們都大了十歲,主要是因為我們在為人民服務上得到了更真切的安慰。你來電提議在東邊多留半年,我是衷心贊成。再多在農民中鍛煉半年,我想,不僅你的思想、感情、生活會起更大的變化,就連你的身體想會更結實而年輕。農民的健美,不僅是外形,而且還有那純樸的內心,這是一面。另一面,便是堅強,堅定的意志,勇敢的行為,這在被壓迫的群眾中,更是數見不鮮。你從他們中間自會學習很多,只要不太勞累。我想半年的熏陶,當準備刮目相看。